看舞蹈電影最大的樂趣,是自己唔識跳,但係個腦就代入了主角,跳到識飛。舞蹈讓人手舞足蹈,郁身郁勢,既是情感抒發,亦能強身健體,增加血液循環。當然成日腳震震,實俾阿媽鬧餐飽,話你折福。不過當今時勢,人人自危,福無至,禍橫行。表態為上,跳舞不言,封口郁手,起碼不怕干犯二十三條。
舞蹈電影是勵志的片種,全因跳舞的健康正面形象。跳舞以言志表白,《少林足球》(Shaolin Soccer, 2001) 周星馳在饅頭檔帶領群眾重新追尋理想,跳集體舞表達得最淋漓盡致。舞蹈是藝術的一種,信息從來都要用心領會,隱而不現,作奸犯科古惑仔白粉友從來不知你跳甚麼,將來有電影一路收陀地一路跳舞,或者可以創新猷。
但電影中舞者並非強者,反而最初總是失敗者。《談談情跳跳舞》(Shall we dance, 1996) 杉山雖然事業有成,有妻有女,但總覺生活苦悶,為了親近跳舞老師而學跳社交舞。跳舞是追尋夢想的方法,也是逃避現實的避難所。《愛君如夢》(Dance of a Dream, 2001) 劉德華起初亦只是唯利是圖的「跳舞佬」,早已放棄理想,才情橫溢反不及吳君如的笨拙單純。雖然吳君如為「理想」還是為愛「一個人」而跳,也是搞不清。但吳的純愛,亦是她追尋理想的動力。杉山最後在跳舞中尋到生活的勇氣,劉德華亦能破除「有老細、有夢」的咀咒。理想總是太虛無,杉山為妻女不再跳舞,害怕舞蹈變了「外遇」,還不是舞蹈老師的殺傷力更大。電影中理想與情愛從來分不開。
《舞動激情》(Save the last dance, 2001) 沙拉與杜域這對白女黑男之戀,用芭蕾舞與Hip Hop舞「對襯家」,文化融和中更見愛情的偉大。愛情偉大有何不可?跳好一隻舞,好好的愛一個人,滿足內心的慾望,理想與愛情同樣重要。《跳舞無罪》(The Dancer, 1999) 天生啞巴的櫻蒂,透過年青科學家的新發明,讓身體語言由無聲變發聲,贏回了自尊,更讓她感情開花結果。生活苦悶不如意,人生意義舞中尋。《跳出我天地》(Billy Elliot, 2000) 比利更衝破性別界限,學習芭蕾舞,最後長大成了舞蹈家。理想達到,當然更不用像父親和哥哥當礦工。
舞蹈是啟發人類認識自己的工具。理想無分高低,追尋新生活,追尋伴侶,追尋自尊,適隨尊便。聖經傳道書說:「哭有時,笑有時,哀慟有時,跳舞有時。」生命有不同階段,也可有不同經歷。只要肯追尋,生命便有希望。肯郁肯想,總好過廢柴化石硬心腸。
電影主角都肯郁,你又肯郁未?
【一輝】